马儿山村离张家界主城区约25分钟车程,相较于张家界景区,这儿的山虽不是奇峰却也林木葱茏,加上零星散落于山坡田野间的民居,别有一番野趣。场地上原有两个用来烧烤的木构亭子,被松树、苦莲子树、小竹林、银杏林包围。北面远望可见连续的山景,如卷轴般铺展在视野内。这般环境及氛围,成为了林语山房设计过程中最有力的依据。
马儿山村有一定的的建设条件,作为张家界美丽乡村的典范,已有基本固定的当地游客来源。周末时分,选择来此游玩休憩的游客不少。业主本人在马儿山村长大,自然对这儿怀有深厚的感情。民宿的改造既希望可以具备满足回乡居住的舒适条件,又能够不改变原有的乡村式的精神寄托之所。
建筑用地是由三个宅基地组成,长条状地块,在东西方向上有将近3米的高差,两个宅基地位于西侧,一个宅基地位于东侧下端,刚好建筑就形成了两个主体量,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中间用一部半通透的楼梯廊道链接两边。而场地又南高北低,利用原有场地的关系顺势挖了一部分地下空间,作为后勤储藏和设备用房,东侧的这部分高差则设计成一个开放的灰空间,为客人提供半室外的灵活空间使用。场地中的水系景观也顺着室外场地台阶逐级流下,形成多个小瀑布水口,构成流水声一直伴随着行走路径的体验。
远山近林是场地内最直观的感受,为了不改变原有的场所感,树木被尽可能地保留。建筑被植被包裹,人又被建筑包裹,保留了原始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秘感的同时,行走在地面层时的体验也变得层次丰富了起来。同时不同季节林木形态不同,环境的通透性也会变得不同,夏季茂密的叶片与冬季裸露的枝干掩映下建筑的可视度也有所差异。
建筑的立面材料我们更希望能具有在地性,回到自然与建造的关系上, 充分的利用当地有的材料,既控制建造成本又能方便的找到当地工匠施工。像垒毛石,土砖墙,水洗石,水磨石,青砖墙,小青瓦,都是当地非常常见的用材,施工工艺简单,易取材,建造精确性易把握。
这次是一次相对综合的一体化设计实践,涵盖了项目定位策划、区域规划、建筑、室内、软装、景观、灯光、结构、水电暖、智能、标识导视全专业、全系统、全过程的整体设计,全盘考虑,一体化设计落地。形成建筑与室内空间的连贯性,硬装和软装搭配的完整性,建筑跟景观衔接的延续性,结构与材料关系的统一性,各方面在图版和实践中做到比较好的配合,也减少了很多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各工种的矛盾冲突,大大缩短了项目的施工周期,建筑室内景观施工紧密衔接,节省了大量的造价成本。同时一体化的设计过程保证了设计语言系统的完整,材料体系的贯穿,实现室内外自然过渡,创造了空间的完整体验,最后呈现完整统一的空间效果。
项目名称:张家界马儿山·林语山房(又名燕儿窝)
项目地点:湖南省张家界市马儿山村
项目业主:张家界美丽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文旅民宿酒店
设计时间:2019.2-2019.6
建造时间:2019.8-2020.8
设计单位: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陈林
建筑设计师:刘东英、时伟权、陈松
室内建筑师:刘东英、时伟权、陈伊妮
软装设计:陈伊妮、时伟权、赵艺炜
品牌设计:虚谷设计
结构设计:高翔
植物设计:物喜·陆辰
家具品牌:屮房
结构形式:混凝土框剪/钢木结构
设计范围:规划、建筑、室内、软装落地、景观、品牌标识、一体化设计
建筑材料:木模混凝土、非洲柚木、毛石墙、青砖、土砖、小青瓦、水磨石、水洗石、合成竹
建筑面积:1200㎡
建筑摄影:赵奕龙、吴昂
视频剪辑:丁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