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的公厕·杭州萧山


拆分功能,塑造肌理


东山公厕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一处村落中,是萧山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公厕更新示范点。萧山区的村落是江浙一带乡村类型的典型缩影,村落整体风貌混杂且富有包容性。

 

在萧山区,基本上每个村落里都会配有一处公厕供村民们使用,该公厕的场地是一块小的三角地,其中两侧边界是可车行的村道,一侧是靠着一个三层楼的现代民房,场地形态和边界被周边环境限定的很明确,原场地两条路交汇处的角上有一颗形态良好的杉树,被我们保留下来,广场也被村民用来做运动和举办各种活动,场地的空间属性产生了一定的公共性。设计时希望这个空间能够成为一处公共性很强并且带有一丝包容性的场所,村民们在上厕所之余还能把更多的生活的、琐碎的活动带入进来。


<  打破开放性和私密性的边界

公厕要有更多公共活动的可能性,首先做功能上的拆分,打破传统公厕封闭私密的刻板认知和平面布局,把使用功能拆散成:男厕、女厕、工具间、残卫间、洗手台、休息等候座椅,变成一个个自由独立的功能体块,重新做组合。重组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公共性的活动在这里发生,村民们在公厕相遇聊天产生交流,增进邻里关系,让公厕慢慢的发挥了更多的驿站公共属性,变成了村民的一个小聚集点。


<  轻与重的“博弈”

建筑的形态组织逻辑和材料使用逻辑很明确,与地面一体的几个功能各异的体块,散落无规则分布,墙面材质与地面材质属性一致,前者为掺杂黑白小石子的水磨石,后者为掺杂灰色中等颗粒石子的水洗石,一个细腻一个粗糙,颜色相近而质感肌理微差。与顶面一体的十几根白色钢柱同样不规则分布,穿插在体块的空隙当中,柱子与体块形成一种更自由无序的状态,地面体块系统与顶面柱子系统呈相互嵌套,相互咬合的逻辑关系,形成轻与重,白与灰,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两两关系,空间方向性被模糊、人可以随意穿越、视线可以穿透、空气可以自由流动,营造出一个自由、轻盈、流动、轻松的公共空间。


<  村民喜欢来公厕上厕所

公厕造好之后,我们回到村里,调研公厕的使用的情况,听周边村民反映公厕被使用的还挺好,大家都喜欢到新造好的公厕上厕所,早上高峰期甚至都不够用,大家觉得白白轻轻的公厕还挺洋气的,晚上厕所的灯光亮起来之后,也能成为村中心的一处指明灯。

项目名称:三岔口的公厕

项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

项目业主:杭州市河上镇人民政府

项目类型:乡村公厕

设计时间:2018.7—2018.8

建造时间:2018.10—2018.12

方案设计: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陈林

项目建筑师:陈松、何雨韩、王明皓(实习)

现场把控:何建刚(朴筑空间设计事务所)

施工图设计:杭州天元建筑设计院

施工单位: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形式:钢结构、砖墙

建筑材料:水洗石、水磨石、铝板

建筑面积:138平方米

建筑造价:36万

建筑摄影:赵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