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阳陂湖·湿地接待中心


项目位于杭州市富阳区的阳陂湖湿地公园,阳陂湖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一片天然的湖泊,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填湖造田,变成了水稻研究所的研究基地,近些年随着城市发展观念的变化,政府希望有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被还原,给城市提供可呼吸的窗口,也为城市周边的居民带来免费开放的湿地公园。在项目施工之时就有很多珍稀的鸟类在此栖居,现在更是随处可见白鹭停留于绿岛之上。

接待中心位于阳陂湖湿地公园南侧停车场附近,靠近富阳市中心,人流量较为集中,有很强的集散和接待性功能,建筑里面需要配套接待、咨询、售票、管理、办公、医务室、同时具备洗手间、母婴室、水饮售卖、休息等功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功能的复合型很强。附近也设有游船和观光小火车停靠点,是阳陂湖湿地公园的重要集散地点和接待中心。


在阳陂湖湿地项目中选择运用了装配式的检验方式,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是建造速度的需要,普通框架结构建造方式周期较长,建造工序复杂,很难控制周期,而装配式建筑属于可移动的轻型建筑,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架构,就很方便,用地性质不受限,建造工序流程清晰,施工工艺好把握,施工管理方便,精准度相对提高,关键大幅提升了建造速度。


其次是对环境的可持续的考量,用地性质的回应,常规的建造方式在施工时对土地破坏较大,建筑拆除时耗费人力物力,而装配式建筑架空的形式不破坏土地,建筑拆走之后马上可以复绿,拆下来的材料也可以被二次利用,也可以被重装二次建造。

最后是对传统建筑智慧的提取,与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的呼应不仅仅是在形式上,也在于建造的内部逻辑上。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精髓就在于的装配式概念,所有独立的构件都用隼卯的方式连接,可拆装重组,可更换翻新,可修复迁移,属于最纯粹的最早的最灵活的装配式建筑,包括木构建筑外围砖瓦材料,同样都是可以非常轻便的单元式构件材料,可以被组织被重构被二次利用。建筑与大地的连接方式也是轻巧的,直接是放置在大地上,房子被拆除之后,原来的宅基地就可以直接变成自然地,耕种作物,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级的智慧。

项目名称:富阳·阳陂湖湿地公园南接待中心

项目地点:杭州市富阳区阳陂湖湿地公园

项目业主:杭州富春山居集团有限公司

EPC总承包:中国电建华东院;浙水建安

施工单位:杭州中普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司网址:http://www.hzshulin.com/office.html

项目类型:配套接待类·公共建筑

设计时间:2020.7-2020.8

建造时间:2020.8-2020.10

设计单位: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陈林、刘东英

参与设计师:陈伊妮、王嘉欣、崔佳伟(实习)、黄伟斌(实习)

结构形式:钢木结构轻钢装配

建筑材料:花旗松胶合木、炭化木烧杉板、铝镁锰板、竹木地板、轻钢墙体、水磨石

建筑面积:300㎡

建筑摄影:嵒建筑-赵赛、赵奕龙